那些不交社保的年轻人,二十年后会怎样?
发布时间:[2019/9/25 14:18:00] 浏览次数1040
现在啊
一、许多人投资钱就是为了有实质性的收益。
所以社保对于很多的人来说都没有吸引力。而且如果是对于每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元左右的年轻人来说,要上交社保还有其他花销,每个月到手里的钱就不多了。他们一方面以为自己以后不用为养老而操心,并且在养老金收取上是以社会的平均工资作为参考依据的。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社保缴费越多相对来说越不划算。公司交的钱都进了统筹账户,自己一直扣着工资缴纳社保也暂时用不上,太吃亏了。一般来说,企业单位需要交到50岁(女士)或60岁(男士)。如果未来碰到延迟退休,可能还要交更长时间,需要更多的钱。很多年轻人还是想更好的闯一下,毕竟自己还年轻,延迟几年交也没问题。例如房贷的压力,觉得不交社保,把钱省下来还房贷,会让自己显得更轻松一些。除了上面的5种情况之外,更常见的便是年轻人社保断缴,多见于新旧工作交替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想休息一阵子,或者出去旅游一趟,或者设想自己什么时候钱多了再补缴上也不迟。可能有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这算什么大坑啊?到手的工资多才是王道!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都对累计缴纳年限有要求。在北上广深这种城市,社保的连续缴费不仅关系到你的养老、就医、落户,甚至还会影响车牌摇号,小孩上学等问题。至于没有这些政策限制的城市,断缴几个月也会让你损失惨重。我们要知道,社保是国家给咱们的一个生活保障。大家也不要计较每个月自己交的社保费放在了谁的口袋,不管怎么说,最终受益人是自己!
前段时间,在网上有这样一个热议的话题:如果一个人不交养老保险的话,他往自己的银行卡里每个月存上1000元钱,那么30年后,他的存款能不能养活自己?
有人觉得自己存钱养老更好,也有人却觉得交社保养老才是正道。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我们就不妨用数据对比来看一下,到底哪种养老方式,退休后能拿到的更多。如果这1万2存到了银行(农村信用社也行),定期5年,利率3.33%。(为了方便计算,假设存款30年每年的利息都用本金1.2万、利率3.33%来计算)在假设条件下,每年有399.6块的利息,30年利息就有11988块(实际利息会比这个多)。那么利息加上30年的本金,30年后的账户里总共就有371988块钱。现在30岁,30年后就是60岁,如果这个年纪开始不上班没有收入,高寿到80岁(这个年纪算比较长寿的了),那么不工作的20年里的花销就从存的371988块钱中支出,平均下来就是每个月1550块(实际情况不会比这个多,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问题,以及延迟退休的问题)。假如某人从30岁开始,每月缴1000元的养老金,那么在60岁退休之后,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退休后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二者的计算公式如下: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每月缴费金额×12个月×缴费年限)÷计发月数(60岁为139)至于基础养老金,则还跟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及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有关。平均缴费指数一般在0.6—3之间。假如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以0.6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基础养老金就应该是1200元。合计算下来,其退休后每月可拿到的养老金就是3790元。
所以,和不交养老金每月存上1000元相对比,会发现两者还是差距比较明显的,还是每月缴纳社保最后更为靠谱!
最后还是跟大家强调一点,我国社保的缴纳是带有强制性的。
缴纳五险可以让我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补助,生子有补助等等好处。如果为了一个月省点钱而不交五险的话,那么对我们的损失可不是这些钱能够弥补的。个人社保也同样能抵抗通货膨胀,养老金金已经连续上涨14年了,最初的上涨幅度高达10%,而现在也至少上涨5%以上,要是通过复利年年相加也是一笔很好的投资,至少等你老了之后会有一份不错的保障哦。
这些统统可以代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