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574-28856666
HR奢口之春晓薪酬福利工作坊——(七):中秋国庆福利怎么发最好?
发布时间:[2019/9/12 14:24:00] 浏览次数1385


HR奢口(HRCircle)

由国内顶级的劳动法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著名高校教授、莱博集团共同创建,以“学习、公益、福利、管家”为理念,为企业HR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交流服务的共享平台,打造价值共享的高品质HR生态圈。


讲师:陈春晓
实战人力资源专家
HR奢口专家
国际CCE教练型培训师
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江苏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客座教授
十余年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

16年潜心进行薪酬绩效研究
22年世界500强、著名企业(总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76家大中型家企业提供薪酬绩效培训和咨询服务
这是一位既具深厚理论功底又具丰富实操经验实战派薪酬绩效专家!

春晓老师有话说

最近我在一家电商企业做顾问,八月底,照例是规划下个月工作的时候,薪酬福利专员小韩来问我:“老师,九月有两个节日,中秋和国庆,福利怎么发?”我条件反射地反问他:“以前怎么发的?”薪酬专员回答说:“以前的节假日福利分为三个方法: 一是直接发现金,打在工资卡上;二是发物品;三是进入福利平台上,可以积分或换购消费。”那么,我接着小韩的回答想问问大家: “以上三种方式,哪种方式最好? 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吗?”


所以本期,就来谈谈谈节日福利怎么发最好。


一、节日福利的作用是什么?
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来看,节日里走亲访友,讲究不能空手,那么,节日到了,员工放假,企业也想让员工能提上实物回家,有吉祥和谐的氛围。因此,企业给员工发放节日福利礼品,让员工能够热闹祥和过节,既表现了对员工的关怀,又增强了与员工之间的粘度。

劳埃德.拜厄斯和莱斯利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对员工福利的定义是:员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s),有时称为额外福利(fringe benefits),是指员工因其为组织的成员及其在组织中的职位而获得的额外报酬。

良好的福利待遇,在吸引员工、稳定员工、留住人才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员工福利是员工激励的一种形式,事实证明,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到的体现,而福利待遇的好坏则是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一种长期承诺,也正是福利这一特殊的激励方式,才使众多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更加认同,从而持续不断的创造价值。而节日带薪休假、发放现金或物品、以福利平台方式支付积分等,都能带给员工较高满意度和较好的企业认同感和节日的愉悦感。因此,很多企业在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时候,福利在满意度分值的贡献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福利发放方式的利与弊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但一些地方在执行中却是"一刀切",将职工的正常福利也理解为灰色收入取消了。2014年7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关于"少量"的标准,在补充通知中明确,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那么,根据这一则规定,国企和事业单位节日发放现金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而企业到底用什么方式发放福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看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放“福利”,才能达到“福利”的真正目的。

案例:福利用实物发放的尴尬

前些天到朋友家做客,顺便带上了一盒月饼。朋友的家人见了礼物,一脸苦笑,指着冰箱说,里头都塞满啦,都是过节发的东西,家里每人拎回一堆,月饼最多!看来,福利也有让人犯愁的时候。月饼也好,粽子也罢,都是单位对员工的一片心意。但是,如果说“福利”成为“负担”或者陷入众口难调的窘境。比如月饼,一个四口之家只需要一盒,可如果一人拎回两盒,就是八盒,还真不好打发。想要点其他的,却不在福利的“考虑范围”。想要的拿不到,不想要的却成了堆——也正因为如此,每到中秋过后,有多少月饼被扔掉的新闻总会见诸报端。


福利既然是给员工的,
选择权就交给员工自己吧!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福利往往采取“弹性福利”模式,将福利的内容丰富化,比如:退休计划、健身计划、体检计划、学习计划、亲子计划、旅行计划等等,以福利平台的方式,将节日福利进行积分,通过积分进行兑换,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福利消费,这才真正发挥了“福利”的功能。



春晓老师提建议
弹性福利给了我们启示,如果我们采用福利积分的方式,可以将员工的业绩表现、工作年限、出勤率、特殊贡献等换算成相应的福利点数,然后我们向员工提供一份福利菜单,标明每一项福利所需点数,员工根据自己的福利点数选择自己更加需要的福利,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激励员工,因为他只有更好地表现才能获得更多的福利点数,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公司不同员工对不同福利的需要,比如有的员工希望向公司贷款买车,有的却希望买房,年长一些的员工可能更希望有补充养老保险,而年轻一些的员工可能更希望有机会出去旅游。

可获得福利点数的项目中,大部分都是公司希望激励员工的内容,员工想要获得更多的福利点数以换取他所需的福利项目就必须努力去“挣”:争取更好的业绩,争取积极参与公司的活动等。而可换取的福利项目,员工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

这种制度看上去很简单,而且也与福利的激励作用、满足不同福利需要这些目标紧密联系。但其实实施这种福利管理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公平、可控地制定其各个细项,如哪些项目可用来换取福利点数,各能换取多少点,以及各项福利需要多少点数才能换取等等。

春晓老师说,她在之前服务的一家企业规定,成功推荐一名普通员工,可获得300元奖励;成功推荐一名工程师之类的员工,可获600元;成功推荐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的员工,可获得800元奖励。如果把这些奖金变成福利点数,然后由员工自主地选择福利项目,那么员工就把这些公司的激励政策与福利联系上了。又比如有些公司会有内部刊物,对投稿的员工会以发放书籍或其他东西作为奖励,但如果有福利点数制度,那么只需要给他相应的福利点数就可以了。



各项福利所需点数
这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为了尽量做到公平,应该把各项福利所需花费的金额计算一下,以此为基础确定福利点数。一些福利项目如果是公司鼓励大家享受的,就可以用比较少的点数,比如说免费班车,因为毕竟公司已经花钱购置了班车。但那些确实搭不上班车的人,就可以把点数用在别的地方。还有一些集体活动,公司可以对选择这些集体活动的员工奖励一些福利点数,就好比是商场里“买一送一、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


实行福利点数制度,员工们对公司福利制度的关注程度一定会增加许多。目前很多员工并不知道公司为员工的福利投入了多少,讲到福利,一般只会联系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而不会主动地把公司在福利上的其他投入算到里面,如公司的休假制度、灵活的工作时间、年底双薪、公司对工作环境的改造等等。但通过福利点数,员工们增加了对福利的了解之后,会更清楚地了解到公司的福利制度是怎样的,公司为每个员工付出了多少福利成本。


虽然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上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但一旦一个成熟的福利点数制定了下来,它可以继续吸引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且激励他们做出更优异的业绩,让公司的钱花得物超所值,从而节省更多成本。




下期预告

下一期,春晓老师将向大家介绍激励与薪酬之间的关系——薪酬究竟是如何支撑战略起到激励作用的?所以,尽请期待~


     ▼
更多老师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哦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学习  公益  福利  管家

©2002-2017 浙江莱博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7009205号-1 邮箱登录 | OA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