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奢口(HRCircle)
由国内顶级的劳动法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著名高校教授、莱博集团共同创建,以“学习、公益、福利、管家”为理念,为企业HR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交流服务的共享平台,打造价值共享的高品质HR生态圈。
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陈春晓老师携手HR奢口开设春晓工作坊专栏啦!在这里,春晓老师将结合企业案例,定期发表薪酬绩效、工作分析、人才培育等相关文章,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本期课堂重点——三项制度改革。
什么是三项制度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是企业从组织治理到用工方式,从用工方式到行政级别,再从行政级别到评估方式,从评估方式到分配方式的改革(用人、用工、分配),全面体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
Z公司为某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中,以“创一流发电电力集团为目标,以建立新体制、形成新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为宗旨;统一思想、营造深化改革的氛围,增强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加大减员增效、分流安置工作力度,务求实效;确保社会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在此基础上,公司确定了“三项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明晰集团管控,调整规范组织机构,完善“四定工作:(1)进一步明晰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及集团组控;(2)理顺相关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管控权限;(3)优化管理管控流程,强化对下级企业的管控;(4)调整规范组织机构,完善“四定”工作;
二、明晰集团与下级企业及各级的责、权、利:(1)明确集团发展策略及本部的定位;(2)梳理各级职能,进行三级职责分解,进一步理顺各自的定位;(3)进一步理顺职、权、利;
三、取消企业行政级别,打破身份界限:(1)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企业不再聘干手续;(2)变身份管理为职位管理;(3)打通专业、技术、政工等职业发展通道;
四、 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1)实现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2)制定公开、公平、公正、考核、择优的竞争上岗方案;
五、建立科学的业绩管理体系:(1)以目标导向和业绩导向,明晰各级的量化考核指标;(2)对中层领导、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述职考核;(3)建立科学的业绩管理体系与机制;
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1)根据集团公司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后备人才培养方案;(2)制定技术、技能、管理人员的能力等级标准,推行能力认证体系;
七、 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管理:(1)区分主业与非主业的劳动关系;(2)强化以岗位价值和工作分析为核心的劳动管理;(3)健全内部劳动管理的配套制度,规范奖惩办法,严肃劳动纪律;
八、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1)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收入的动态管理职能;(2)实行按岗位价值、贡献、业绩来确定薪酬的高低;(3)对下属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制;(4)针对不同序列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固浮比分配比例;
九、优化重组企业管理与业务流程:(1)根据集团的战略要求及业务特点,根据集团的战略要求及业务特点,明确企业流程架构;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与梳理,优化重组管理与业务流程;(2)建立流程运作的保障机制,确定流程有效运作;优化企业流程架构;(3)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与梳理,建立流程运作的保障机制,确定流程有效运作;
十、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1)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统一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平台;(2)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理与监控;(3)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Z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
老师心得
一、抓住“两个核心”,领导的决心和长期的坚持是成败的核心。三项制度改革触碰的员工的位置和钱袋子,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领导有坚定的决心,持之以恒的推下去。
二、打牢“一个基础”,组织机构和岗位优化是成败的基础。只有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岗位体系,才能确定具体的人员数量和能力要求,才能为人员的评聘、分流、薪酬的调整打好基础。
三、加强“一个保障”,企业文化是成败的保障。企业需要建立起进取、改革、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激发员工改革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保障改革顺利推动实施。
四、确定“一个标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衡量成败的标准。三项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建立起来经营责任制,健全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知识链接】三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
2、取消企业行政级别
3、管理人员竞聘上岗
4、加强考核
5、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
6、规范劳动合同制度
7、优化劳动组织结构
8、推行职工竞争上岗制度
9、加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内部劳动管理
10、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1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多种分配方式
12、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
13、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办法
14、运用市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15、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
16、实行适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激励和分配制度
17、完善对营销人员的分配办法
©2002-2017 浙江莱博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7009205号-1 邮箱登录 | OA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