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奢口(HRCircle)
由国内顶级的劳动法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学家,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著名高校教授、莱博集团共同创建,以“学习、公益、福利、管家”为理念,为企业HR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交流服务的共享平台,打造价值共享的高品质HR生态圈。
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陈春晓老师携手HR奢口开设春晓工作坊专栏啦!在这里,春晓老师将结合企业案例,定期发表薪酬绩效、工作分析、人才培育等相关文章,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本期,就由她带领我们走进薪酬话题的课堂。
陈春晓
实战人力资源专家
HR奢口专家
国际CCE教练型培训师
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江苏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客座教授
十余年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
与IBM管理咨询公司、和君咨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搭建企业战略、企业薪酬绩效体系、企业人才发展体系等。
话题案例
H公司的基本情况:H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设备生产、安装和运行维护,是一家集大型工业品系统集成、装配调试、物流运输、工程施工、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H公司人员结构和类别较丰富,有装备制造的技能类、物流运输类、工程施工类、装配调试类、售后运维类、研发设计类、市场营销类、采购供应类、职能管理类。
H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成立十余年来,起步之初,正赶上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设备。为了快速推进产品问世,H公司从兄弟单位大量引进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凡到公司工作的员工,均根据其上家单位的薪酬,加1500元的务餐补贴。H公司在兄弟单位的支持下,一下子引进了70多人,样机生产很快向前推进。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一年时间,H公司就由70余人,发展到200多人,此时,H公司从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引进和创造了一个“三序列”宽带薪酬表,将所有人员分成三个序列:一是技术序列、二是管理序列、三是技能序列。技术序列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管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共六个薪级;管理序列从业务员、业务主办、业务主管、部长助理、副部长到部长共六个薪级;技能序列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五个薪级。并且以上三个序列,每个薪级里分为11档,这个薪酬标准表,支撑到H公司由600人发展到2000多人。但是,不久后,出现了员工对薪酬满意度极低、优秀人才不断流失、激励失效、员工贡献度下降、新的业务板块拓展困难、新员工招聘困难等一系列现象纷纷出现。H公司下定决心引入咨询公司诊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薪酬绩效进行体系化优化。
案例分析
H公司存在的问题:
1、没有在对行业的人才竞争性和市场稀缺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薪酬策略;
2、没有考虑到H公司除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外,还有市场营销、工程施工、供应链等序列,没有形成差异化的激励方案;
3、没有充分结合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员工来源多元化,对员工未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内部公平性出现了大问题。
那么,针对这个案例,陈春晓老师整理了薪酬策略的知识点,满满干货,记得划重点哦!
薪酬策略是指将企业战略和目标、文化、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从而制定的对薪酬管理的指导原则,它对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指导思想,强调的是相对于同规模的竞争性企业的薪酬支付标准和差异。
一、 薪酬水平的策略
(1)市场领先策略:采用这种薪酬策略的企业,薪酬水平在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市场跟随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一般都建立或找准了自己的标杆企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都向自己的标杆企业看齐,同样薪酬水平跟标杆企业差不多就行了。
(3)滞后策略:也称成本导向策略,即企业在制定薪酬水平策略时不考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只考虑尽可能地节约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成本,这种企业的薪酬水平一般比较低。
(4) 混合薪酬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中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才,采用不同的薪酬策略。
二、薪酬激励的策略
(1)要重点激励的对象
(2)要重点激励的内容
三、薪酬结构的策略
首先是指薪酬由哪些部分构成,各占什么比例。可以选择的策略有:
(1)高弹性薪酬模式:这是一种激励性很强的薪酬模型,绩效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薪酬占比较低。
(2)高稳定薪酬模式:这是一种稳定性很强的薪酬模型,固定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绩效薪酬所占的比例较低(甚至为零)。
(3)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序列,绩效薪酬和基本薪酬各占一定的比例。当两者比例不断调和变化时,这种薪酬模型可以演变为以激励为主的模型,也可以演变为以稳定为主的薪酬模型。
根据以上知识点,H公司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决方案
一、进行岗位梳理,根据工作性质,建立适应公司的差异化的激励机制,建议以生产单元、安装单元、售后单元等进行划分,每个单元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岗位序列划分;
二、在划分岗位序列的基础上,进行岗位价值评估,以岗位的投入、复杂程度、贡献度、战略相关度等,给予公平公正的价值评估;
三、进行外部市场调研,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策略、薪酬的激励策略和薪酬的结构策略。建议采用混合型薪酬水平,技术研发、售后服务等类员工采用领先型吸纳员工、而对生产制造的技能工作采取跟随型策略。而薪酬激励重点关注到营销团队、研发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将工程施工业务重点信赖于业务外包。对于薪酬结构,建议根据不同序列,采用不同的固浮比,对于营销人员采取高绩效策略,对于技能人员采取高稳定策略,再配以计件或计时激励。
从案例分析到解决问题,专业的老师总能给予我们不一样的视角。薪酬话题已然拉开序幕,这是开篇第一课。友情提示:接下来的精彩,不容错过!
©2002-2017 浙江莱博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7009205号-1 邮箱登录 | OA登录